鸡叫天明,两个少年已出北京,在通州偷了一艘木船,沿运河路过天津。
秦北洋想起一件重要的事——上坟。
如今德租界不复存在。北洋政府虽还没参加世界大战,但已与德国及奥匈帝国断交,收复了天津、汉口两地的德租界,以及天津的奥租界,俘虏当地驻守的小股德军,算是为庚子年的灾难小小复仇了一把。
回到威廉街,德皇铜像还在,德国小学却已关门,秦北洋还记得自己的德语名字“马蒂亚斯”。他去了德意志银行,果然已歇业打烊,辗转找到仇德生当年的同事,才知道养父母葬在城西的杨柳青镇。
秦北洋带着一大叠纸钱和锡箔上坟。八年过去,小坟冢上长满野草,墓碑上除了仇德生夫妇的名字,还刻着“子仇小庚泣立”。
他跪下磕了三个头:“爹!娘!不孝子仇小庚,回来祭拜你们二老了!小庚发誓,在孩儿有生之年,必定手刃那两个刺客,为二老报仇雪恨。”
齐远山也跟着跪下,帮他烧纸钱与锡箔,浓烟如同这乱世的狼烟,熏得秦北洋泪流满面。他再不掩饰悲痛,放开嗓子号啕大哭。
离开杨柳青,秦北洋与齐远山经过沧州、德州,渡过黄河,至山东省会济南。彼时山东也不太平,眼看又要打一场小型内战。秦北洋买了两张津浦线的火车票。
蒸汽火车飞驰,齐远山遥望路过的泰山。半日后到徐州,张勋辫子军的大本营。停车蚌埠,小贩送来报纸——段祺瑞在马厂誓师,自任讨逆军总司令。南苑航校起飞三架法制高德隆G.Ⅲ侦察机,校长亲自驾机飞临紫禁城投掷手榴弹。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圣地,已成来去自由的天空。辫子军兵败如山倒,前门大街到处是被丢弃的假辫子。张勋逃入荷兰使馆避难,只做了十二天皇帝的溥仪再度退位。
齐远山问:“北洋,张勋完蛋了,我俩要回北京吗?”
列车广播说前头就要到达终点站浦口。彼时长江上没有大桥,火车只能先停在南京北岸的浦口。
秦北洋记得临行前父亲的关照——走得越远越好:“咱都饮马长江了,难道不去江南看看?”
午后的浦口站,两个少年一阵茫然。一个黑布马褂的中年胖子,穿过铁路要爬上月台,看来颇为吃力。秦北洋把他拽上月台,胖子客气地致谢,正好有卖橘子的小贩,胖子买了一袋朱红的橘子,送给秦北洋两个,又蹒跚着翻过铁路。对面月台有个少年等着,年纪与秦北洋相若。这是一对父子,父亲送儿子上火车,临行时买几个橘子给儿子带在路上。这幕情景,让秦北洋想起自己的父亲,不免满心忧伤。
出了浦口火车站,第一次见到长江,超乎想象的烟云缭绕,截然不同于干爽的北国。两人坐上渡轮,耳中是马达声声,眼前是白雾茫茫。行到长江中流,但见浊浪拍打船舷,不时有水珠飞溅到脸上,让两人尝了尝万里扬子江的滋味。江面上百舸争流,既有白帆木船,也有可上溯四川的千吨江轮,更有挂着英国与日本国旗的军舰。秦北洋心想:北洋啊北洋,不都是盖世的英雄好汉吗?为何还让它们在长江上横行?
到了下关码头,踏上江南岸,自凤仪门入南京城。秦北洋好生惊叹,这六朝古都的城墙高大坚固,比北京有过之而无不及。此时盘踞南京的“诸侯”,是北洋巨头之一的冯国璋。
所带盘缠无多,他们不敢在城里住店。出了太平门,一边玄武湖,一边紫金山,踏上盘山小道。饿着肚子走了好久,翻过一道高墙,却是神道和翁仲。月色下,穿过数座雄伟的大门和碑亭,破败不堪,却气势逼人。直达一座巍峨的城楼,穿过城门洞子,石墙上刻着一行大字——“此山明太祖之墓”。
明孝陵!
秦北洋倒吸一口凉气,他去过昌平的明十三陵,但没有哪个比得上眼前这座陵墓,果然还是大明开国皇帝最霸气,脚下就是朱元璋的地宫。他决定在明楼里过一夜,总好过在紫金山风餐露宿。
齐远山有些害怕:“明太祖的鬼魂晚上会不会来找我们算账啊?”
“怕他做甚?我们又不会盗他的墓!你信不信,我还见过雍正皇帝的鬼魂呢!”
两个少年在明孝陵方城上过了一宿。次日天明,秦北洋没说晚上梦到了什么,齐远山也啥都没讲,天机不可泄露,两人相视一笑。
爬上紫金山巅,看满山翠绿,齐远山气喘吁吁:“北洋,接下来该去哪里?”
秦北洋望向东边,旭日冉冉升起,照亮一望无际的原野,水道沟渠纵横,炊烟袅袅,波光粼粼……
烈日炎炎的江南,两个少年,囊中羞涩,全靠两条腿,向东而去。这一路,山水风光旖旎,水田倒映着白云,四处稻荷飘香,小儿骑着水牛吹响牧笛。经过镇江、丹阳、常州、无锡等鱼米之乡,运河中密布小舟,太湖上樯橹如林,商贩云集,哪像兵荒马乱的北洋六省。庚子年,北方残破,江南却因“东南互保”而未受侵扰。他俩晓行夜宿,怀古思幽,一不留神,已到苏州城外的虎丘。
遥望五代的虎丘塔,秦北洋兴致勃勃地爬上“千人石”,却发现大名鼎鼎的剑池干涸了。
剑池,是岩石丛中的一个深潭,四周布满历代摩崖石刻。最近多日无雨,剑池见了底儿,许多鱼儿扑腾着等死,四乡八邻都来围观。
“传说剑池底下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吴王阖闾之墓。”
前头有人说话,广东口音,看似二十七八岁。
“陈兄,听说池子里有许多宝剑——嘛都没有呢?”
另一个男子,更为年轻,地道的天津口音。这两人穿着打扮都很体面,不似秦北洋跟齐远山像流窜的难民。
那个“陈兄”又说:“秦始皇、西楚霸王项羽、东吴大帝孙权都在这挖过,皆一无所获。”
“我看宝剑就埋在这些石头下面。”秦北洋大胆插了一嘴,故意用天津话,“你们仔细看,剑池两壁切削平整,池底也极平坦,显然是人工斧凿的结果。虎丘本就是一座小山,我看风水也是龙脉,而这剑池的中心,恰是龙穴金井所在。吴王阖闾穿山凿石,在地下修筑墓室,又灌水为池,就是要避免后世盗墓。”
“你是何人?”广东人颇为讶异地问。
“我就是一个石匠,专门给人营造坟墓,因此知道一些浅显的门道,班门弄斧,见谅了。”
更年轻的后生问他:“欸!你也是天津人?有缘分,我们爬下去探探如何?”
考察古墓,恰是秦北洋最感兴趣的。他也拉上齐远山,四个人一齐跳下剑池,顿觉寒意逼人,毕竟是两千多年前的深潭龙穴。
剑池南宽北窄,窄处头顶架着一弯石桥,也是此处最著名的风景。他们向最窄处摸去,见到一个洞穴,四人弯腰鱼贯而入。里头还有隧道,上下左右平整光滑,必是人工挖凿而成。到底儿又变宽敞,正好容纳四人并立。前头有四块巨大的石板,因常年浸泡水中,露出纵横的石筋。
广东人拍拍秦北洋的肩膀说:“小兄弟,你说得一点都没错,这便是春秋时代的墓室门,与古书记载的形制完全相符。”
“阖闾以专诸鱼腹藏剑刺杀吴王僚夺位,拜伍子胥为相,封孙武子为将,伐楚五战五捷,攻克郢都,成就春秋霸业。”
秦北洋对《春秋》《左传》《孙子兵法》都如数家珍,这些风起云涌的千年往事,伴他度过被禁闭在陵墓地宫中的漫长一年。
齐远山不禁赞叹:“北洋,要是我们把这块门挖开的话……”
“哈哈,你想多了!我观察过此山形势,我们头顶便是虎丘塔。此塔已逾千年,斜歪欲倒。如果在这儿挖掘,必会影响虎丘塔根基。”广东人肚子里颇有几斤墨水,“我并不觉得,一座帝王陵墓里的宝贝,要比佛教名刹的古塔更重要。若要二择其一,我必选后者!今日,有幸一游剑池之底,探访吴王墓室门前,足矣!”
秦北洋频频点头,抱拳问道:“在下秦北洋,请问两位高姓大名?”
“广东香山,陈公哲。”
“直隶静海,霍东阁。”
齐远山也照着样子说:“直隶正定,齐远山。”
陈公哲问:“你们风尘仆仆,此行要去何处?”
“这……”秦北洋这一路走来,也不晓得要去哪里,便卖个关子,“敢问两位要去?”
“上海。”
“对,我们来自兵荒马乱的北方,也正好要去上海见世面,开洋荤。”
秦北洋说罢,齐远山也连连附和。
陈公哲微笑道:“不如一路同行?足下可否赏光?”
多两个人搭伴,当然乐意。四人爬出剑池,离开虎丘,经过阊门进城,到观前街吃了沧浪亭的面条。黄昏,出得娄门,坐上一艘木船,每人船资一个银角。陈公哲大方地付了四个银角,又请大家吃了粢饭团做晚餐。
男女老少十来个乘客,窝在狭窄的船舱,多是去上海打工的农民。木船渐渐驶入吴淞江。秦北洋随口背诵辛弃疾《水龙吟》那句“休说鲈鱼堪脍,尽西风,季鹰归未?”
陈公哲惊讶道:“秦小弟,你还知道这个典故?晋人张翰,字季鹰,吴地人士,见秋风起,便思家乡的菰菜羹、鲈鱼脍。这两样都是古时吴淞江特产。”
“哎呀,我是胡诌的,别当回事儿。”
“你们是初来乍到吧?上海龙蛇混杂,若有需要帮忙之处,尽管来找我们。”
说罢,陈公哲递出一张名帖,上书“精武体育会”。
“又是精武,又是体育,两位可是练家子?”
陈公哲与霍东阁笑而不语。
夜已深,明月倒映水面,鲈鱼堪脍古意。船舱里妇人给婴孩喂乳。秦北洋爬到船头,蜷缩了一宿,头枕吴淞江波涛,权当夏夜纳凉。
夜航船,摇啊摇,乃么就摇到了外婆桥。
天亮睁眼,迎面一座木桥飞跨,便是曹家渡的三官堂桥,背后升起工厂烟囱的黑烟。船家收起帆桅,摇着橹用苏州话吆喝——
“乃么上海到哉!”